在软件产业基地海天一路与高新南九道的交界处,你会看到一座特色鲜明的建筑空间——teabank,以茶饮为主。初到园区的人可能会琢磨,科技园区更多是西式咖啡馆居多,为何会有一家做茶喝茶的“古老茶馆”?但teabank这个名字,似乎又暗含着对茶文化的重新解构和创新,和科技的气质又有一种关联,今天我们就来一探深圳湾园区里这家独具特色的茶美生活空间。
与园区交融,如好茶与好水般相得益彰
深圳湾公司在园区规划理念上,以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国际新一代高科技产业园区为目标,期望为园区企业打造生态优美、空间广阔、服务便捷的高科技产业园,而其中,创新的商家生态是构成园区生活体验空间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这一点,深圳湾引进了teabank。teabank也以其独特的美学话语体系与深圳湾公司一起,用各类活动丰富了园区人的工作与生活。
“4.23世界读书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园区企业关怀交流会、图书漂流、女神节、品茗会……teabank现在已经是深圳湾园区里最具人气的活动空间之一,为园区生活增添了不少靓丽的风景。除了定期举办各类喝茶、悦读、交流创意活动外,还与深圳湾公司、园区内多家企业一起开展互动活动。在广受园区企业好评的“teabank园区邻里”计划中,与顺丰科技、思迅软件、万兴科技、中城compass、担保集团、中美创投等园区公司建立了互动机制, teabank将其思想灵感与亲切问候带到园区每个角落。
两本“圣经”,两种气质,一并拥有
teabank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它在2楼的图书馆,这里是深圳市科技图书馆的分馆所在地,藏书有4万册。有两本书最能代表这里两种气质的交融,一本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他在这本书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书中追溯了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方式和各种与茶有关的器物,这本茶领域的“圣经”已是中国茶文化的巅峰;另一本就是凯文凯利在1994年写就的《失控》,在20多年前就提到并预言了今天诸多的高新科技行业: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网络社区、网络经济,已经是互联网科技、高新创投行业窥见未来趋势的“圣经”。
坐在teabank的空间里,你会觉得这两本“圣经”毫无间隙的交融。软件基地里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工作节奏很快,创意激情不断迸发,在这块智力密集型区域,智慧是所有工作的驱动模式,也是深圳创新文化的代表地之一。
杯中有慧,不止一杯好茶
软件产业基地12万多平米的土地上,聚集了众多家高科技企业,某个世界500强的研发办公中心可能就在你望得到的某栋建筑里。在这样一个能量场里,创新、创业、速度、模式、改变是这片土地的主基调,这里也是众多梦想启航和成真的聚集地,teabank也和众多园区企业的特质一样——安静的矗立,有定力地成长,等你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