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并为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做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保障,9月起北京市延庆区1176个公交候车亭开启全面翻新与改造。交通中心全程深度参与公交车站的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和软件系统开发,为京郊智能公交服务的全面推广和落地添砖加瓦。
一、智能化提升乘车体验
候车亭通过由交通中心开发的二维码智能公交系统,在智能电子站牌上显示天气和车辆实时到站信息,还能让乘客通过各站点设置的二维码查看车辆实时位置和线路等信息。
延庆智能公交系统
由交通中心开发的延庆智能公交系统,主要通过搭建延庆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延庆公交运行数据的集约和实时公交位置计算,并基于4g无线通信技术,结合智能化公交站台显示屏和微信小程序等手段,一方面为延庆居民和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对公共交通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二、设计体现城市理念
结合现状调研、问题分析和延庆区形象解读,候车亭设计整体延续并深化了延庆城区公交站台设计语言,简洁明快,识别性强,功能丰富,便于市民出行。
总体设计在延庆全区层面,按“城区”、“川区”、“山区”三种不同应用环境对候车亭进行设计语言的变换,保持设计风格统一的同时,通过细部元素的变化和增减,体现三区特色,同时形成明显区分。
在颜色设计方面,采用贴近自然的原木色,体现“生态延庆、绿色延庆”的城市理念;在结构设计方面,充分考量山区大风载荷和冬季雨雪积压的顶棚负重和融雪计算,以应对延庆区多风多雪的气候特点,保证公交站台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使用绿色环保能源
车站的用电全部来源于布设于顶棚的太阳能薄膜,完全无需市电,进一步减少了破路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强化了延庆区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
作为设计单位,交通中心北京分院首先对延庆全区1176个公交候车亭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研和问题梳理。延庆区面积共计1994平方公里,全区山川密布,地形复杂,调研团队分成“城区、川区、山区”三组队伍,累积行程超过1500公里,对沿线站点进行现状调查、位置记录和问题记录,并使用公交数据库、高德地图公交车站点位两套数据进行校核和查漏补缺,对延庆全区站点进行逐一确认,并最终形成gis数据库。
目前,全区1176个候车亭已开始全面的翻新和改造。交通中心将在现场对车站建设进行全程协助和am8亚美手机app下载的技术支持,同时对延庆智能公交系统进行开发和现场调试。交通中心将助力延庆区通过智能化和生态化的设计语言,促进当地公交的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